这里说的“软件翻译”并不是大家讨论的,把一片文章输入在线翻译工具里,然后几秒钟完成翻译工作的意思。
也许表达为“借助在线字典进行翻译”更为确切吧,翻译工作总要查字典的,只不过,当代的翻译们不用像以前的翻译界前辈那样,沾着口水翻破几本字典了。毕竟当代的e时代,什么都跟网络相关,翻译也一样,在线工具太多了,其中比较实用的就有“百度在线翻译”,“有道翻译”“谷歌翻译等”,而且基本都是免费的。
翻译的内容也从查找单词,发展到查找短语乃至句型。
但是,如果在使用这些在线翻译工具方面,不得要领的话,就会易主为客,成为了工具的奴隶。
*翻译的失败案例
将“空管”翻译成“empty pipe”!
失败原因
翻译工具的智能化再高,也不会分析语境、不会判断,所以割裂了单词的有机性,单纯从字面进行了翻译,类似的失败案例有很多,不胜枚举 。
解决方案
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个问题,千言万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,梳理好汉语原稿的意思,首先要把原稿的缩写、简写补全,特别是在一些证件类当中,中文用古语、文言的情况不少,此时在线翻译工具无法识别。
1.补充法(举翻译实务中最低常见的)
如:空管→“空中管理人员”或者:‘空乘人员”
“本文件一经删改则失效,这里需要注意这个“一经”必须将其补充为“一旦经过”
2.改写法
这类情况主要涉及到中国的文言文、诗歌等,如果翻译人员不懂原文的意思的话,就会被误导,所以我们多次谈到,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母语水平。
如俗语”远怕水、近怕鬼“,要告诉对方的是一个道理,并不是字面本身,非但说在国外,就算在我们国内,不同地区,要表达这个意思,也有不同的说法(也是俗语,也朗朗上口)。此时,要做翻译,就要吃透原句,改写后,再借助在线工具,将其切换为所在国也存在的说法。字面意思直译过去,肯定是不行的,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根本领会不到其中的妙处。
3.纠正法
翻译届有个普遍现象,就是即使是很正式的文件,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别字。对我们来说识别起来问题不大,但是对在线工具来说,就是完全的另外一个意思,来看实例:
如:“一下为通知内容”注意,这个“一下”就是“以下”的错误表达,
再如:“奇文共欣赏”如果写成“奇文供欣赏”的话,“供”和“共”意思差了千万里!这些我们从上下文和语境中都可以顺手纠正过来,但是你直接将她输入在线翻译工具就不得了。意思完全不同。此时,必须将原文错误纠正后再用在线翻译工具(假设,这个很简单)。
以上就是大连信雅达奉献的翻译心得,供大家讨论。